李开复在中国互联网高层次论坛上的讲话中,将Google搜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概括为4点:

  • 整合搜索
  • 移动搜索
  • 智能搜索
  • 个性化搜索

Google的通用搜索就是整合搜索的典型尝试,Yahoo也进行相似的改进。整合搜索将搜索恢复到最简单的模式——输入关键词,得到结果。这是搜索服务最初的模式,在搜索的发展中,经历了”简单到复杂、复杂到简单”的轮回。jijian91至今不明白为什么将搜索分割为网页搜索、blog搜索、论坛搜索、新闻搜索。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网页搜索失败后再去尝试其他搜索。反正我是只使用网页搜索。这种分割与垂直搜索还不同,完全是根据信息的来源分割的,所谓使用者,我们又如何能预知需要的信息在哪个搜索里呢?

对移动搜索的需求已经是非常迫切了。原因是手机在中国的后发普及。手机已经成为城市中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电子装置,须臾不能离身。所以,手机很适合作为随身的输入输出设备,是未来最理想的手持终端。但通讯公司愚蠢的封闭政策和过分依赖技术升级极大地阻碍了移动搜索的发展。我们需要3G吗?一定要3G才能搜索?难道就不能充分利用文字短信来解决基本的文字搜索需求吗?

李开复提到的智能搜索其实就是刘骏说的多维整合搜索,即在排名算法中加入地域、时间等因素,以求按照用户的兴趣点排列搜索结果。加入更多的信息是改进搜索准确性的一个方向,但效果并不一定好。人的思维具有跳跃性,与搜索惯性不一定吻合。而且,当每次搜索结果都不相同,用户可能失去”安全感”,感到进入信息迷宫。所以,这方面的改进道路还很漫长。

让jijian91感兴趣的是李开复举的一个例子:

比如我们知道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UPC的条码,如果你用照相机拍了商品的条码,就可以把条码传输到数据库里面,在传统搜索就可以做一个价格比较。所以,可能会在商场里看到一件衣服很想买,但是不知道商品的价钱,这个时候可以利用手机照下来,传送给谷歌网站,然后网站就会告诉你哪些的商品最便宜。

这与我以前的设想非常相近:

要解决输入问题,手机应该发挥在声音和图像输入方面的优势。特别是手机摄像头的潜力巨大。二维条码只是最初的试水,而且在推广上人为提高了门槛,其实不利于教育用户。还不如从一维条码做起。比如,扫描图书和商品上的条码,提供比价服务。扫描快递单据的条码,提供邮件跟踪服务。

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低技术应用

李开复最后谈到个性化搜索,也就是根据个人的搜索历史来决定搜索结果排名。除了与智能搜索有相同的技术障碍,更大的障碍在于手机和保存个人隐私。这个问题说起来就大了,就此打住。

转载请注明来自:jijian91与小z - google

永久链接:https://jijian91.com/blog20070926/likaifu-google-search-tre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