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8日

《法制晚报》昨天刊出了一篇《“防沉迷”让玩家笑得“前仰后合”?》。开篇就是“网游“防沉迷系统”近日在全国推广。据《扬子晚报》报道,16岁的刘小涵(化名)是某中学高一学生,她在了解了防沉迷系统的运作方式后,笑得前仰后合,并且自信地说:“我觉得不会对我有什么影响!”而且事实上,周日她就打了大半天的“梦幻西游”。

不知道是记者的问题,还是孩子太小(16岁也不小了,如果是真有其人的话)。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值得“前仰后合”。

首先,报道嘲笑的对象就错了。这次公布和即将施行的是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而不是已经试行几年的防沉迷系统

其次,实名认证”近日在全国推广”,也就是说尚未实行,”周日她就打了大半天网游“能说明什么?

当然,最关键的是如何突破实名认证。记者给出的方法有:

1. 身份证号码生成器
2. 冒用他人身份

身份证号码生成器是个什么东西,我早就分析过。所谓身份证号码生成器,不过是根据身份证号码编排规则生成号码的软件。它只能生成号码,无法提供号码对应的真实姓名。在实名认证面前,毫无胜算。

冒用别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的确是能通过实名认证。未成年人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父母的身份证,其次是亲友、成年朋友、网吧老板。

实名认证方案中的查询系统,就是“面向家长,便于家长了解未成年子女是否在使用某一款网络游戏或者查询本人的身份信息是否被他人使用。”也就是说,家长可以查询以自己身份信息注册的帐号,并可关闭相关帐号。家长在这方面会很积极的。

获取父母之外的其他人身份信息的难度就大多了。除了——网吧老板!实行实名认证以后,最可能出现的就是网吧老板为了吸引学生来网吧消费,主动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甚至代为注册。当然,这种借用身份的帐号是有风险的。如果发生了争议,帐号和其中的虚拟财产都将属于被借用身份者。但这对多数学生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这是实名认证方案中的关键薄弱点之一。只能通过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来减少。

其实,实名认证还有一个缺口。但截至目前,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专家解读,都没有涉及。就暂时按下不表了。这才是真正的问题,但也不是不能解决:)

在嘲笑之前,先要知道嘲笑什么。否则,很容易把自己变成笑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点的。

原文永久链接:https://jijian91.com/blog20070418/anti-indulgence-real-name-registration.html